本地创业帮 财税 个人所得税应用程序突然透露了“鬼薪”!一个人从未加入这份工作,但已经支付了一年的薪水

个人所得税应用程序突然透露了“鬼薪”!一个人从未加入这份工作,但已经支付了一年的薪水

登录个人税务账户,却发现一条完全陌生的工资记录,这不是天降横财,而是个人信息被盗用的危险信号。李先生就遭遇了这样的蹊跷事,一家从未听说的建筑公司连续12个月为他

9月15日,当在餐饮业工作的李先生登录个人所得税应用程序以进行检查时,他不小心发现他实际上同时拥有两个薪水记录。除了工作的收入外,一家完全不熟悉的建筑公司连续12个月“向他付给他4,000元人民币的每月薪水。

“我只得到两份工作的薪水?”李老师在接受采访时说,他与建筑公司没有交汇处,但发现他被宣布为整整一年的薪水。

01 个税查询惊现异常,陌生记录令人担忧

老师李照常开放了个人所得税应用程序,并准备检查其税收状况。但是,页面上显示的信息使他感到惊讶——除了他的工作收入外,还有一家完全不熟悉的建筑公司,连续12个月“向他付给他4,000元人民币的每月薪水。

“我与这家公司没有任何互动。他怎么知道我的信息?”李老师既困惑又震惊。他想到的第一件事是个人信息的安全。

这种“工资付费”情况不仅可能影响个人的税收抵免,而且还可能涉及各方面临未知的法律风险。超出空气的超额收入意味着可能需要额外的个人所得税,而在诸如公司逃税之类的严重问题之后被隐藏了。

02 企业给出解释,疑点依然重重

记者介入后,他联系了涉及建筑公司的负责人。负责人解释说,李老师的姐姐在这家公司工作,因为她无法申请卡。她曾经用老师的银行卡获得薪水。

但是,这种解释不能完全消除李老师的疑问。他指出,即使我姐姐真的只使用过他的银行卡,为什么该公司宣布一年的薪水声明?这显然与“一次使用过一次”的说法不一致。

最大的疑问是该公司如何获得Li的完整身份信息,并仅根据一个银行卡帐户成功宣布税收?背后有更深层次的信息滥用水平吗?

03 问题解决方案,税务部门介入调查

在记者与李老师之间的联合通讯下,建筑公司的负责人终于承认了运营问题,并表示他将立即与他们打交道。此后不久,该公司取消了税率李先生的工资流量的声明。

个人所得税应用程序突然透露了“鬼薪”!一个人从未加入这份工作,但已经支付了一年的薪水

Li老师再次登录了个人所得税应用程序,以确认确实消除了额外的异常工资流。

尽管记录已经消除,但事件尚未结束。这种行为引起了监管机构的注意,因为建筑公司涉嫌虚假报告员工工资。当地税务部已正式介入调查,并将对公司为何为李老师申请薪水进行彻底调查,李老师连续一年没有加入该公司。

04 并非个例,类似事件时有发生

李老师的处境不是一个孤立的案例。 Zhang老师和Linyi的Wang女士,山东也经历了类似的经历。

他们从未听说过每个月以其名义支付工资的公司,但是这笔钱从未真正获得信用。张老师的名字收到了3,000多元,王女士在一年多的时间内获得了40,000元人民币的名字,但这笔钱从未转移到其银行卡上。

由于这两个“薪水”总计超过120,000,因此他们需要支付10,000多项个人所得税。王女士说,如果她不从税务机构支付钱,它将影响她的信用报告情况,并可能成为“黑人帐户”。

05 企业为何冒用信息申报虚假工资?

企业使用其他人的信息来宣布虚假工资,通常是为了膨胀成本并降低利润,从而避免公司所得税。

随着“黄金税阶段IV”系统的启动,税务机关依靠身份证号作为比较的基础,并且基于个人身份证信息的任何个人税声明都将在同一系统中筛选。如果发现多个声明,将会发出警告。

过去,税收与其他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换不是及时的,并且信息岛大量存在。但是现在,企业对外部报告的各种信息障碍已经逐渐开放,诸如虚假工资和低个人所得税付款之类的运营风险大大增加了。

06 税务部门如何查处此类行为?

税务部使用各种方法来发现和调查此类行为:数据交叉检查系统:比较人员名册,出勤记录,工资计算表和银行支付记录。一家技术公司在2024年的薪水中显示了120人,但银行声明仅记录了85人的收集记录,最终发现35人的薪水被错误地列出。

个人所得税应用程序突然透露了“鬼薪”!一个人从未加入这份工作,但已经支付了一年的薪水

人机比率分析:根据企业的生产规模评估就业的合理性。制造业企业的平均每月工资支出为300,000元人民币,对应于150万元的产出价值,人均效率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28,000元。

帐户链接审查:交叉检查“应付雇员薪金”和实际薪金总额所产生的信用额。一家贸易公司的“应付雇员薪金”帐户的年度金额为420万元人民币,实际银行仅为310万元人民币,确认110万元人民币的差额为虚假清单。

07 个人如何防范和应对?

定期检查个人所得税应用程序和其他帐户信息。发现异常记录后,他们必须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并报告。

对个人所得税应用程序提出“异议上诉”。特定的操作过程如下:

收入:登录个人所得税应用程序[主页][所得税细节查询]选择税收记录的年份和收入类型。如果有虚假的税收详细收入,请单击收入,然后单击[上诉]以在所得税详细信息的右侧投诉。如果您发现个人所得税应用程序中有很多“收入”案例[家庭][所得税细节查询],选择税收记录年度和收入类型,请单击[批处理上诉],在确定上诉单位后,请检查有问题的收入项目以进行批量上诉。

08 企业面临的法律风险

当企业冒充其他人的身份信息以声明虚假工资时,它面临严重的法律风险:偿还税和延迟付款费:一旦找到,就需要支付所有逃税税,并且每天都会收取延迟付款费用。

高罚款:税务机关的罚款可能是税收欠款的0.5-5倍。一家公司通过伪造残疾人的出勤记录,并在三年内以67人的工资欺骗了26.79亿元的增值税退款。最终,收回了,延迟付款费被收取,总计63.8万元人民币。

刑事责任:如果情况严重,则可能会承担刑事责任。康(Kang)是一家上市公司的财务总监,领导“工资拆分计划”,使用第三方平台发行销售佣金,要求员工提供亲戚的帐户以获得奖金,并发出虚假服务费以抵消劳动力成本,从而导致公司在个人税中支付6.166亿元人民币,并最终向6个月判处拘留罪名。

李老师的故事提醒我们,定期检查个人所得税申报表已成为每个人保护自己的权利和利益的必要措施。在数字经济时代,对个人信息保护的认识是必不可少的,任何异常记录都可能意味着潜在的风险。

近年来,税务部增加了对虚假工资等行为的检查,仅在2025年就调查并处理了许多类似案件。随着黄金税制第四阶段的改善,税收监督将更加准确,不会隐藏非法行为。

用户评论


有恃无恐

这新闻看下来感觉太搞笑了,还能有一把“幽灵工资”这种事?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昂贵的背影

话说会不会是系统Bug啊,像这样的问题应该赶紧修复吧。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烟花巷陌

现在做个手机App都不容易了,安全性都要注意好点儿才能让人放心用。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歇火

这可是涉及到税收的事情啊,一定要想办法弄清楚是怎么一回事。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别伤我i

这个“幽灵工资”到底是谁发的?背后肯定有故事啊。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她的风骚姿势我学不来

要是真的这样,那这得是多大的黑幕才能做到。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在哪跌倒こ就在哪躺下

国家越来越重视个税了,这样的事情还是要及时举报解决.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摩天轮的依恋

感觉这个男子运气挺好,莫名其妙就躺赚了一年薪水呢。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大王派我来巡山!

不过要是被查出来估计是要受罚的,毕竟是偷税漏税啊。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最怕挣扎

这种情况下我肯定不会敢用这个APP了,太危险了。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空巷

说起来这个工资是怎么发过来的呢?直接打到银行账户吗?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遗憾最汹涌

这男子应该想想是不是要向官方申报一下这种情况才好?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纯真ブ已不复存在

如果真的遇到这样的问题,很多人估计都会选择默默忍受吧!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墨染殇雪

这新闻也提醒大家平时用APP的时候要注意安全和隐私保护。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失心疯i

现在的技术越来越厉害了,很多事情都变得匪夷所思。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汐颜兮梦ヘ

看来我们需要加强对互联网技术的监管工作才行啊。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秘密

希望官方能尽快查清这件事的真相,给人们一个交代。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地创业帮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dcyb.com/12048.html

作者: 调调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