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创业帮 百科 全家超市加盟费、全家超市加盟费及加盟条件

全家超市加盟费、全家超市加盟费及加盟条件

还有什么是便利店不能做的?年初刚刚签约潮流设计师Nigo(长尾智明)作为创意总监,近日,全家便利店又高调宣布,要推出自营的美妆品牌——“hanabyhince”

大家好,感谢邀请,今天来为大家分享一下全家超市加盟费、全家超市加盟费及加盟条件的问题,以及和的一些困惑,大家要是还不太明白的话,也没有关系,因为接下来将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就开始吧!

还有什么是便利店不能做的?

年初刚刚签约潮流设计师Nigo(长尾智明)作为创意总监,近日,全家便利店又高调宣布,要推出自营的美妆品牌——“hana by hince”,并将于下个月直接在日本16200家全家便利店上线。

作为全家和韩国知名彩妆品牌“hince”合作开发的姐妹品牌,这个全新品牌融合了日语单词“hana”(花)和韩语单词 “hince”(一、唯一),意为“让自己的独特之美如花绽放”。

据悉,hana by hince的首次亮相将涵盖底妆至彩妆产品,共包括8个系列、23款单品,产品设计均以适合年轻人的粉红色(桃色)为主,消费人群则主要面向18至25岁的年轻消费者。

“全家就是你家。”作为创立于1972年的老牌便利店,在最大程度上为人们带来生活上的便利之后,全家近年来不断将“触角”伸向服装、美妆等时尚板块,试图用时尚来为便利店生态写下新的注解。

另一方面,在全家便利店动作频频的背后也不难发现,随着消费渠道的升级迭代,不同业态间的边际也愈发模糊——原本聚焦于线下实体生意的大型超市们,纷纷涉足即时零售,提高时效性的同时也进一步挤压了便利店的生意;KKV等集合店售卖的商品品类越发多样,销售货架悄悄摆上了网红零食;连做咖啡生意的库迪也宣称要开出便利店。

面对四面八方的对手,便利店行业正从单纯的“便宜零售”向着更多元化的“生活方式平台”转型。而在新的竞争阶段之中,全家手握几张底牌,又是否能够如愿?

晚来一步的跨界,还能有哪些机会?

hana by hince并不是便利店业态内首个自有彩妆品牌。

早在8年前,日本另一头部连锁便利店集团——711就曾推出自有彩妆品牌Simply Me Beauty Collection,通过售卖3-5美元(折合人民币20-33元)的眼影、腮红、睫毛膏等产品,加码低价美妆市场。随后还与FANCL共同开发了限定商品、旅行便携装等,彼时也都成为不少消费者多次复购的便利店好物。

(711彩妆品牌Simply Me Beauty Collection)

面对全家美妆自有品牌姗姗来迟的质疑声,全家便利店执行董事兼商品本部长岛田奈奈表示,尽管其他便利店早已与韩国彩妆品牌展开合作,但韩国VIVAWAVE公司旗下的“hince”品牌更符合日本人审美,能够在合作后为全家打造独一无二的优势。

正如岛田奈奈所言,韩国化妆品近年来在日本市场“大获全胜”,日本年轻消费者更是对K-BEAUTY(韩式审美)喜爱有加。

据韩国关税厅数据,2024年全年对日出口的基础化妆品和彩妆共近5.7亿美元,较2022年增长一倍以上。韩国已经连续三年成为日本最大化妆品进口国,仅2024年前三季度,韩国化妆品进口额就高达942亿日元,占比高达28.8%,超过法国的25.1%。

Hince品牌于2019年通过线上渠道进入日本市场后,在日本市场的表现颇为优秀,并于2022年11月在日本当地开设线下直营门店。而全家之所以选择与韩国品牌合作,原因除了创造差异化优势,或许也是出于想要推动自身年轻化转型的意图。

资料显示,全家便利店目前彩妆产品的消费群体主要以30—59岁的消费者为主,占比高达70%,而作为彩妆品类主要目标消费群体的20—29岁消费者占比仅为11.4%,同时,10—19岁消费者的占比更是低为0.9%,年轻市场存在巨大空白。

hana by hince的出现正好能够弥补这一短板。在hana by hince的产品设计上,全家就选择了以年轻人喜爱的粉红色为主,并保持了hince标志性唇妆单品出色持久度、透润水光的产品特质,拥抱日本年轻消费者的喜好趋势。在产品定价上,hana by hince的价格在619—1619日元(约合人民币30—78.3元)之间,售价相对于其他大牌,甚至包括hince品牌自身而言,都相对“亲民”了不少。

全家便利店预计,在hana by hince等新品牌的推动下,全家便利店的化妆品销售额在2025财年有望增长20%,同时,通过吸引年轻消费者,全家可优化用户结构,降低对传统客群的依赖,提升业态活力,韩国彩妆品牌在日本市场的影响力,也将为全家提供更多品牌溢价空间。

行业趋于饱和之下,便利店自有品牌领域从食品走向时尚

全家所提到的“优化用户结构,降低对传统客群的依赖,提高业态活力”,也是近年来便利店品牌们的共识。这也意味着,在当下混战的零售环境下,便利店行业所面临的竞争压力并不小。

据日本连锁经营协会数据,截至2024年8月,该国连锁便利店总数为55730家,自2022年6月起,总店铺数量已经连续27个月出现同比下滑。其中,全家便利店的门店数量稳定在约16000家左右,缺乏爆发性增长空间。

(日本连锁便利店数量变化趋势,图源@联商网)

通过数据不难发现,以7-11、全家、罗森为主导的日本便利店行业已经呈现饱和趋势,而随着日本“老龄少子化”趋势,在人口减少的影响下,靠增加门店数量来提高业绩的方式变得举步维艰,提升单店销售额成为关键目标之一。

开创自有品牌一直都是便利店提高门店利润的重要途径之一,毕竟除了能够展现销售实力外,自有品牌的创立也能为诸多便利店企业们创造差异化、增加与消费者的用户粘性、建立自己的滩头堡。

在便利店业态仍在加速扩张的21世纪初,“鲜食”曾一度是711、全家们开发自有品牌的重点方向,除了茶叶蛋、关东煮等热食外,三明治、饭团、便当这些类目都曾是各家在研发上的重点类目。

除了日常配食之外,饮料、卫生纸等个人用品也被便利店品牌们开发了不少。

比如,711曾在2009年推出的“7-SELECT”,包括了饮料及卫生纸、发热衣,并于2016年升级为以饮料、冷冻品、零食、水为主的“iseLect”和以纸品、棉织品、个人用品为主的“UNIDESIGN”;全家也在2013年推出“FamilyMartCollection”, 除了鲜食之外还包括饮料、饼干、零食、发热衣等日常用品。

不过,这些自有品牌的研发都局限在常规类目之中,且由于可复制性高的特点,导致各大便利店内商品类别的同质化愈来愈明显,已经无法实现“优化用户结构、提高门店利润”的目的。

2018年,日本潮流教父藤原浩在东京银座开放了首个以潮流文化为主题的便利店“THE CONVENI”并在业内引起轰动。随后,越来越多时尚品牌开始通过在便利店场景中打造“潮流单位”来实现产品营销的成功转化。

发现这一趋势的便利店们,也开始了在时尚领域的布局。2021年3月,全家在部分门店上架Convenience Wear服装系列,品类涵盖了T 恤、背心、裤子、内衣、袜子、毛巾等。据全家 Convenience Wear 项目负责人须贝健彦介绍,自 2021 年 3 月推出以来,Convenience Wear 的销量每年都是上一年的两倍,且 3 年来维持着同样的增长率。

新的时尚头衔能让“全家们”如愿吗?

“自从 Convenience Wear 推出以来,女性、十几岁到二十多岁的年轻人显著增多,这都是以前便利店日用品很难接触到的人群。”在2024年1月,须贝健彦接受日本财经媒体采访时曾表示Convenience Wear为全家扩大了不少客群。

(全家Convenience Wear)

但在服装品类的深入,暂时并没有给全家带来明显的增长性收入。

2023财年,Convenience Wear系列销售额超过4.77亿元,同比增长了30%,但这一数字与全家总销售额的1428亿元相比,依然是冰山一角。在全家2024年2月期财报中,食品类商品在销售额中占比仍然偏高,非食品类(包括、杂货等)的占比仍然较小,特别是服装类商品,增长空间较为有限。

不过,全家似乎坚定了想要在时尚领域大干一场的决心。2023年11月30日,全家便利店在代代木第一体育馆举办了一场名为“FamilyMart FEST”的线下活动,以全家便利店的形象搭建了一个T台,并举办了便利店行业的第一场时装秀。

今年2月,全家将原本专属于时尚行业的“创意总监”职务引入品牌体系,并官宣潮流设计师Nigo(长尾智明)为品牌第一位创意总监。公开资料显示,Nigo是日本潮牌BAPE、Human Made的创始人,他曾为LV、Kenzo等品牌进行过设计工作,是日本街头文化的“绝对话事人”。

据全家官方表示,Nigo的时尚设计将主要围绕全家的实体店铺展开,包括担任新一代店铺和战略产品类别的创意总监、营销活动主管。“Nigo的加入也会让「全家」成为一个更风格鲜明的品牌,有更多机会与其他潮牌进行跨界联名。”

在这些对时尚领域的种种尝试之下,全家要创立自己的美妆时尚品牌,也变成了一项符合逻辑的尝试,而在前期的多次跨界中,年轻消费者对于全家的时尚感知也积累了一定的印象,对于新品牌的接受度也会有所提高。

但将目光收回到商业视角之中,这些尝试也担负着为全家带来收入增长的任务。换言之,当全家选择用时尚为便利店布局的同时,另一种形式的降本增效也开始了。

在官宣与NIGO合作前的2024年10月,为了应对此前便利店设置的内部用餐区坪效降低的问题,全家对外宣布削减门店、用时尚服饰品类更新卖场区域,以期在3年内拉升7%的销售额。在hana by hince品牌正式上新之时,全家也将通过店内化妆品区域设置专用货架,来促进新品牌销售。

(全家对外宣布削减门店、用时尚服饰品类更新卖场区域,图源网络 )

除了全家之外,想要通过涉足时尚带来新增长的还有罗森和711。自2024年年初,罗森便与日本国民服装集合店Freak Store‘s 推出多次联名,成为日本不少年轻人新的基本款穿搭选择。2024年7月,711通过与伊藤洋华堂旗下的Found Good合作,在日本松平市推出了一个名为SIP Store的新型商铺,涉足时尚生活品类销售。

一向被视为是最末端销售渠道的便利店,一直以来都是以功能性和便利性为主,而当行业“老大哥”的全家们开始加码追求潮流与文化之时,也意味着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审美体验”已经成为商业活动中绕不开的一环。

(图源@BeautyNEXT美觉)

每当我们总以为便利店已经足够全能之时,零售商依旧能迎合社会变化推出更多新服务和更加丰富的业态。

如今,当便利店们选择用“时尚”作为新的发力点之后,究竟能不能抢占更多商业价值来维持品牌更充实的生命力,还需要看未来的每一步战略是否都能稳扎稳打地落实下来,并成长为品牌自身硬实力的关键一环。

盈利难:外资便利店勉力鏖战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唐唯珂 广州报道

自1992年7-Eleven率先入华以来,一系列外资便利店纷纷踏入中国市场。发展到今天,7-Eleven、罗森和全家在中国便利店TOP100的榜单中仍长期居于前20名,是目前外资便利店品牌在中国市场最有影响力的三家。

但如今,在日益加剧的竞争中,外资便利店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本土对手来势汹汹,新兴便利店品牌不断壮大,即时零售、折扣店等新零售业态也在向便利店巨头们发起冲击。

过去一年的外资便利店零售市场,调整进退脚步成为共同的主题。

2024年3月,顶新集团与日本全家就全家便利店在中国市场的进一步发展达成重组协议,双方将成立一个新的合资公司来运营中国华东地区的门店,而中国华南、华北和西南的市场则将由顶新集团负责门店的运营和扩展。

2024年6月,罗森宣布将从东京证券交易所退市。此次退市虽不影响罗森在华经营,但也从侧面反映出罗森在经营、转型中面临的巨大压力。

2024年8月,7-Eleven的母公司——柒和伊控股收到了来自加拿大零售巨头ACT的收购提案。这份提案不仅是一次重大的所有权之争,也关乎7-Eleven未来在全球市场的战略布局与发展走向。

零售业是一个高速变化的行业,巨头们想要“不掉队”就必须尽早行动。在中国市场,7-Eleven、罗森和全家都在跑马圈地、调整经营策略、寻找新的增长点,以适应市场的变化。

长期盈利难

《2024年中国便利店发展报告》显示,近9年间便利店销售规模复合年均增长率高达17.4%。作为零售行业中高速增长的业态之一,便利店却长期面临着盈利难的问题。除了行业整体面临的共性困难,外资便利店的盈利难更有其独特原因。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社区部主任张德涛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通过查阅资料发现,日本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间的收入水平相差不大,因此两者在消费能力上基本处在同一水平。再加上日本区域相对较小,居民生活习惯、饮食偏好等方面差异性不大,这为7-Eleven、罗森、全家在全日本的发展提供给了空间和基础。

在中国,农村居民的消费习惯与城市居民相比差距明显。目前农村零售的现状基本仍然以食杂店或者“夫妻店”“老婆店”为主。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村居民搬进了城市。但是他们的消费观念多数仍然保留着以前的习惯,较低的时间成本以及对于价格的敏感,让超市和折扣店更容易受到他们的青睐。

总结来看,中国消费者群体的消费能力集中度没有那么高,消费需求层次拉开的比较大,这为各种类型的便利店发展提供了空间。从全国范围来讲,许多商业模式不同的连锁便利店,大家各自发挥自身的优势,都满足了一部分消费者群体的需求。但是要想通过一种商业模式满足全客层的消费需求,难度极大。除了以上两点,跨区域的物流成本、配套的人员管理成本等,都是成为全国性便利店品牌要解决的难题。

回顾7-Eleven的本土化进程,其先在华南区域布局起家,后全国撒网,2023年相关数据显示,其在中国已有3906家门店,但至今尚未实现整体性盈利。全家在以上海为核心的华东市场以及各一线城市迅速开店,于2012年宣布实现总部盈利,是所有外资属性便利店中盈利速度最快的。截至2023年,全家在中国市场拥有2707家门店。

罗森在中国开店数量最多,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已有6330家,但其盈利能力也不稳定。罗森入华近30年,在2020年才首次实现全年盈利,但后续没能保持,直到2023年3月至5月的业绩才再度实现盈利。

外资便利店在中国盈利困难的原因,要从成本和收入两方面入手分析。开设和经营一家日系便利店的成本很高。

华南某便利店经营从业者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以加盟一家7-Eleven为例:5-15万元的加盟费、5-15万元的装修费、5-10万元的设备费、5-10万的保证金。这些加起来的总额通常就有20-50万元。而在广州这样的一线城市开一家便利店,年租金可达30万元,加上人工、水电、商品采购等成本,一年的总支出接近100万元。

7-Eleven们的选址更是偏向于商业中心、写字楼底层、高档居民区门户、学校周边以及交通节点,都是人流量大、消费力强的场所。这样的选址意味着更高的成本。

用罗森中国总裁三宅示修的话说,上海古北新区店就是“付出的房租钱大概足够把这家门店买下来五次吧”。

一位业内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便利店要盈利绝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有足够多的网点来摊薄成本,所以前期就需要不计成本地快速抢占优势地段,以密集式布局来培养顾客消费习惯的同时阻止竞争对手横插一脚,形成区域优势。”

一般来说,便利店发展盈利曲线为U型:经营一两家门店时,因管理压力相对较小,资源比较集中,基本可以盈利;当门店数量扩张至十家规模以上时,后台投入加大进入整体亏损的阶段;只有门店数量达到一定规模,才有希望整体盈利。

在获客营收上,日系便利店在中国市场遇到了“水土不服”,以日系便利店最为闻名的鲜食品业务为例。

据公开信息,罗森和全家的快餐鲜食销售占比高达40%,毛利率接近40%,而其他产品毛利率只有27%。但日系便利店要实现单店盈利,一般毛利要到40%才能更好地平衡成本与效益。这意味着,在总体销售额不变的前提下,便利店想整体毛利率接近40%,需要销售更多鲜食等高毛利商品。

外资便利店的鲜食品是其在一线城市吸引消费者的利器。但随着这些便利店不断拓宽版图,沉向低线城市的时候,饭团、便当、关东煮等鲜食就显得性价比略低,同时也没有那么符合当地人的口味。其竞争对手中的一些本土便利店品牌,很早就开始卖一些热干面、烤红薯、肉夹馍……它们的鲜食品显得更“接地气”。

迈向新战场

为了打破困局,这些外资便利店既要保持自身特色优势,也要做出改变,寻找新的增长点。

过去,三大外资便利店巨头门店主要分布于京津、长三角、珠三角等发达地区。伴随着一线城市竞争加剧、成本升高、容量见顶等因素,外资便利店也纷纷进军下沉市场。

零售专家、上海尚益咨询创始人胡春才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国内便利店要布局下沉市场是有很大空间的,现在的发展趋势是在县城一类的县域市场,实际需求的消费也在升级,消费偏好度也在向一、二线城市在靠拢。”

外资便利店巨头们在向外布局,尤其是跨区域布局、跨省布局的过程中,比每一天等较为成熟的本土品牌更具优势。这些本土便利店品牌通常是深耕特定区域内的市场,如广东的天福、四川的红旗连锁、福建的见福……但外省的消费者很多不认这些品牌。

7-Eleven、全家和罗森等日系品牌则不同,它们在全球范围内拥有较高的知名度。凭借其国际化的品牌形象和成熟的经营模式,这些外资品牌能够快速吸引消费者的信任和关注,从而在新市场中迅速站稳脚跟。

此外,外资便利店在耕作新市场的时候,面对当地新生的便利店品牌也有自己的优势。巨头们在海外有着数万家门店,资金充裕。

业内某便利店供应链相关人士表示,“本土便利店在初创期,背后很少有足够的资金支持,难以广泛占据城市中心区域。他们要依靠前期开店的现金流再来持续拓展。而外资便利店的开店逻辑是先战略投资,占据城市中心区域的关键位置,打出品牌。”

不止是这些地方,在已经被本土便利店牢牢占据的成熟市场,外资品牌也有能力分一杯羹。例如,红旗连锁在成都发展多年,已经深入了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成都人很容易在红旗连锁买到牙刷、酱油等日用品,但很难买到包子、关东煮等鲜食品。

“现在类似罗森的企业也在抢占西南市场,其在烘焙面包系列,以及盒饭餐饮与即食食品这一块具有很强的行业竞争力。这一点不仅是罗森,类似7-Eleven、全家都具备独特的竞争优势。”胡春才说道,“其实现代便利店板块的门槛还是蛮高的,而技术门槛主要就是体现在盒饭即食品的供应链这一块。”

与此同时,日系便利店做的鲜食也更吸引年轻人。互联网上“便利店网红新品试吃”通常都出自于这日系三巨头,如罗森通过IP联名的月亮蛋糕、恶魔饭团等产品都深受年轻人的喜爱。

外资便利店巨头们在拓展市场的同时也在更新经营策略。在下沉的过程中,外资便利店也在学习本土便利店的长处。巨头们不再强求黄金地段,产品也越来越符合本地口味。馅饼、包子、红薯……越来越多出现在了货架上。

值得一提的是,灵活的加盟模式是日系便利店更好“沉下去”的一项重要推动力。以罗森为例,其加盟模式包括区域授权、紧密型加盟、大加盟等,它们的共性在于,区域加盟商负责线下门店的正常运转,罗森中国总部负责商品、供应链与技术。

其中,大加盟模式是罗森门店数量快速增长,在外资便利店品牌中占据领先地位的关键。这种模式通常是在已有罗森分公司的地区(如上海、大连、北京、重庆等),由当地公司负责经营直营店或加盟店,并且在这些区域内构建供应链物流体系,以支持更多的B2B合作。

零售行业新业态频出,日系便利店品牌想在市场上称霸一方,最重要的还是要发挥好自身优势,为消费者提供商品和服务上的便利价值。正如上海罗森便利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何韻民在《FBIF2023食品饮料创新论坛》上所提到的,“商品和服务是底层的底层,大家应该耐心。放长到10年、20年看的话,很多都是洗尽铅华,最后的核心还是回归到商品和服务上。”

(实习生孙伟对本文亦有贡献)

用户评论


玻璃渣子

想问问全家超市加盟需要多少钱啊?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百合的盛世恋

听说全家超市加盟门槛还挺高的吧!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爱你的小笨蛋

在哪个地方开设一家全家店,要多少资金呢?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若他只爱我。

有知道的同学可以透露一下全家超市的加盟条件吗?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瑾澜

想开一家连锁便利店,觉得全家比较好,打算去了解一下加盟费。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暖栀

全家便利店生意怎么样?想开店的可以参考看看吧!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敬情

全家超市的加盟费大概多少?有没有具体数据?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娇眉恨

想知道全家超市加盟后经营的复杂程度?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铁树不曾开花

在选择加盟品牌的时候,一家像全家这么大的连锁店是个不错的选择。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聽風

想了解一下全家超市的区域限制条件吧!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请在乎我1秒

最近开设便利店的越来越多了,想看看全家超市的市场占有率怎么样?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鹿叹

加盟全家超市需要准备哪些文件呢?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顶个蘑菇闯天下i

听说全家超市的总部对加盟商的管理很严格的样子?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海盟山誓总是赊

有没有人开过全家便利店?可以分享一下你们的体验吗?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虚伪了的真心

想了解一下全家超市的培训体系怎么样?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断秋风

对于新手加盟商来说,选择一家知名品牌店好像更稳妥一些。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煮酒

全家超市的加盟合同是什么样的呢?有没有一些要注意的地方?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你是梦遥不可及

感觉全家超市的货架摆设很规范,是不是总部有统一标准?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发呆

在考虑开便利店的同学可以关注一下全家超市的新闻动态。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地创业帮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dcyb.com/4569.html

作者: ai2024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