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南湖菱种植历史已有千年。目前,正是南湖菱上市的季节。
南湖菱既是水果,又可当菜。如今,他还有另外一个身份被家喻户晓——南湖菱画。
方寸间绘万千世界——南湖菱画
“南湖菱画”深受人们的喜爱,先后获得浙江省旅游产品金奖、全国旅游商品博览会金奖等,2019年,南湖菱画更是入选嘉兴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如果没有见过南湖菱画,大家对南湖菱的印象也就仅存在于“吃”上,可经过巧手“加工”,南湖菱就成了一件艺术品,或被制成摆件,或被制成挂件。那么怎么会想到在南湖菱上作画的呢?这就不得不提到颜成荣了。
颜成荣是南湖菱画非遗项目的传承人,也是该项目的创始人。
颜成荣生长于南湖之畔,从小吃着南湖菱长大,在他看来,南湖菱是嘉兴的特产,其他地方没有的,而且嘉兴的南湖菱长得像元宝一样,看起来很吉祥。“‘老底子’的嘉兴人,都会给小孩子挂一个南湖菱在身上,因为菱谐音‘灵’,寓意聪明伶俐。”最终颜成荣把绘画的载体选定为嘉兴南湖菱,并成功创出了“南湖菱画”。
从古至今,一代代嘉兴人就是吃着南湖菱长大的,他所制作的菱画作品是把嘉兴特色和文化元素融合在其中,颜成荣希望通过自己的作品传播文化。
“很多游客来嘉兴,可能对嘉兴并不是很了解,也不知道有南湖菱,但是通过我的菱画,能够有所了解。”颜成荣说。
(原标题《方寸间绘万千世界,传承中孕玲珑匠心》。编辑黄娜)
国产剧“修脸”成风,一秒镜头8000元,十级美颜磨皮堪比主播
国产古偶老了。
这是Sir最近看《斛珠夫人》的感受。
古偶年富力强的时候,一部剧就能带大好几个“孩子”:《仙剑1》出胡歌、刘亦菲,《仙剑3》出杨幂、唐嫣、霍建华、刘诗诗,《古剑奇谭》出李易峰、陈伟霆、迪丽热巴……
现在呢?
轮到“孩子”反哺古偶了。
当年杨幂、陈伟霆因为古偶一夜成名,今天演古偶的还是他们。
有人说这么多年过去了,他们的年纪不违和吗?
一点也不。
看看这是不是嫩回十八的大幂幂。
但……怎么感觉怪怪的?
这磨皮,这美白,这柔光。
十级美颜滤镜下,美是美了,也年轻了。
但恍然间,让人觉得自己在看CG动画。
《爱死机》里的动画人,都比杨幂的脸细节丰富。
动画越做越真,真人演员却越修越假。
何止大幂幂。
前不久一篇报道:
国产剧“修脸”成风,修一秒镜头8000元。
国产剧最大的特效支出,可能都氪金到了修脸上。
今天是特效修脸。
明天特效可以替演员做什么?
01
现在打开电视机,容易被一个个“人间白炽灯”晃瞎眼。
刚播完的《星辰大海》。
刘涛饰演的女主在少女时期时,镜头一到她,就加上十级美颜滤镜。
整张脸就是个硕大的发光体。
这光芒,妈祖都要让你三分。
仔细一看,不是简单的打光问题。
鼻梁的轮廓都看不清了。
这磨皮下手有点狠。
旷世神剧《孤芳不自赏》,你以为它只是抠图剧?
不,它还是一部滤镜剧。
时年40+的钟汉良演古偶。
怎么办?还是磨皮滤镜。
可是,钟汉良眼睛下面标志性的卧蚕呢?
有同样体验的还有秦岚。
于正的《神雕侠侣》里,一张塑料感满满的整容脸,这是秦岚?
卧蚕的地方一片空白,眼睛仿佛是PS上去的。
结果未修片前的花絮图一放出来。
人家这好着呢,卧蚕也回来了,笑容也自然了。
你以为,国产剧的美颜滤镜只是为了让部分演员掩盖岁月痕迹?
No。
最近正播的民国剧《一见倾心》。
女主99年,男主96年。
本来就很年轻,还要十级美颜。
结果,女主张婧仪硬生生失去了鼻子。
再看看她在电影里正常的样子。
皮肤的线条,五官的阴影都在,演技另说,起码你还觉得这是个活生生的人。
男主陈星旭。
高糊美颜滤镜下,棱角分明的脸也能秒变发面馒头。
再看看没加滤镜的花絮里。
多帅一小伙啊,何必呢?
滤镜之下,整部剧的画面更是变成粉扑扑的摄影棚风,哪里还有一点民国剧的年代感?
有时候,国产剧的美颜滤镜,直接能搞出恐怖片的效果。
《东宫》。
女主在美颜滤镜下,一脸惨白,光影消失,五官变成平面,像是纸扎人。
就问你,不吓人吗?
比单给某些演员修图更可怕的,是直接一键美颜。
鞠婧祎的《新白娘子传奇》。
她在剧中,化身行走的LED。
感觉脸就像一张空白的画皮,五官是笔添上去的。
你们年轻人用起美颜来,就特别不讲武德。
《甄嬛传》里甄远道本来是这样的。
结果因为鞠婧祎同款滤镜,老和尚痛失皱纹,成了冷白皮。
刘雪华老师演太后时是这样的。
滤镜一开,整个变成年画娃娃。
美颜滤镜好像成了标配。
但怎么越美颜,却越污染眼睛……
02
说来也是好笑。
记得九十年代,40岁的刘晓庆演14岁的少女武则天。
靠的是什么做到不违和?
化妆师毛戈平的神技+出色的打光。
但更重要的原因是,那时的画质清晰度有限。
一些前期手段足以让演员遮挡住颜值瑕疵和岁月痕迹,呈现出一种朦胧下的完美。
现在国产剧画面越来越高清了。
但演员的脸却越来越糊,越来越失真,反而想回去追求那个时候的高斯模糊质感了?
曾经,我们的国产剧还不是这样的。
2003年,《金粉世家》,民国剧。
没有厚重的滤镜,色调自然。
你可以看清22岁的董洁脸上的痘痘,浅浅的法令纹。
清纯的最高境界不是光洁无瑕的脸蛋,而是不施粉黛下暴露的小缺陷。
你还可以看到陈坤肌肤的纹理,毛孔和瑕疵,以及他本就偏黑的肤色。
每一个表情,真实牵动出的肌肉走向,简称“褶子”。
但这样不影响他的年轻俊美。
实景拍摄下,树叶的光影在演员脸上清晰地跃动。
这不比重度虚化的背景下,加上后期的柔光特效动人百倍?
2003年版的《天龙八部》。
刘亦菲的泪痕,鼻尖的汗珠,都看得清清楚楚。
“仙女”,也不能没有一点人类特征。
只有被现实标注过的美,才是让人相信的。
但是被特效磨到变形的何止是脸。
还有表演。
刘诗诗当年在《步步惊心》里,即使演技生涩。
但她脸上自然的憔悴光影,微微泛红的眼眶和鼻头,眼里清晰的泪光,让你相信她真的是一个病入膏肓的伤心人。
后来的《醉玲珑》。
刘诗诗演技没长进,美颜滤镜却把她最后一点实感也抹掉了。
同样是演病弱。
除了嘴巴下边两行血,从头到尾的柔光冷白皮。
这时候在生病?
吃东西吃到了下巴上才更像一点。
《星辰大海》里的一幕,刘涛愤怒哭泣。
眼睛通红,但眼泪呢?
全给磨不见了呀。
看,这是一张,光洁到眼泪也沾不上去的脸。
一到情绪激烈的表情。
Sir便看到有两股洪荒之力在刘涛的脸上天人交战:
一个是因为用力过度要绽开来的纹路。
一个是誓要将一切纹路抹平的AI算法。
输赢就在一瞬间。
到现在,你还敢吐槽《爵迹》吗?
明明它看起来比现在的真人还真啊。
在特效修脸后,演员的表演仿佛是经过了滤波。
只剩下了最粗线条的表情。
不见任何生动的细节。
但越细节的地方,往往才通向电影的真相。
比如,爱“折磨”演员的王家卫,拍《阿飞正传》时,他让刘嘉玲来来回回擦了27遍地,擦到刘嘉玲生气。
你要什么,我演给你不就行了吗?
但王家卫要的,不是直接的表演能够传达的东西。
而是那种微妙的,难以言明的情绪——看到镜头里刘嘉玲头发里散发出的热气,脸上细密的汗珠,他这才心满意足。
拍《花样年华》,让梁朝伟吃云吞。
为了这一点镜头,拍摄时,梁朝伟吃了26碗。
吃到他痛苦万分,满面油光,额头青筋都凸起。
为什么?
你看他猎人一般的眼睛,恶狠狠咀嚼的嘴巴,爆起的青筋……
套用网络上的话说,哥吃的不是馄饨,是苦闷和愤怒。
嘴里嚼着。
心里在盘算起一场复仇。
这些细节,在滤镜所到之处都将荡然无存。
更可悲的是,当演员有了滤镜护体,更加不需要讲究表演的真实与细节。
变成了一种……
放到流水线上等着特效来再加工的半成品。
悲哀的是,这样的细节呈现,如今是越来越少了。
03
拍影视剧,要视觉上的美,总得下一番功夫:如何布景,如何化妆,如何打光,如何拍摄……
现在这些前期准备。
都可以用后期“一键生成”。
脸不够好看。
修图。
景取得不够好,大不了直接虚化。
不是抠图,也胜似抠图。
虚化的背景,再加上演员虚化的脸,一时之间竟分不出谁更假。
就像在报道中,现在国产剧给演员美颜已经卷到了按帧修脸。
有的,完全属于演员自己的特殊需要。
还可以瘦脸,解决脸部不对称等各种问题,堪比整容。
如果特效可以替代明星真实的脸。
那么,会不会有一天连他们的表演都可以省掉?
别说这还太远。
Sir想起18年时,旧金山举行的游戏开发者大会上,曾出现过一个名叫Siren的演员。
Siren的面部形象,来自于中国的女演员姜冰洁。
但“她”的表演却不需要姜冰洁本人。
只要任何一个人带上表情捕捉仪器,就能够让Siren惟妙惟肖地做出表情,包括你的。
那么国产剧,会是第一个实现“元宇宙”的地方吗:
不需要再有真人。
一个个捏脸创造的虚拟形象,就能自成一个世界。
何止是电视剧。
哪怕是“真人秀”,也未必需要真人。
看看综艺节目。
明星的脸,都是一个个五官模糊,洁白无瑕的发光体。
去年,选秀综艺《创造营》的滤镜直接登上热搜。
为啥?
因为在节目的滤镜里和在节目外,选手差别实在太大。
明星直播,早就和换脸机器人没啥区别。
磨皮美白柔光十级,人人都是二维动画角色。
运动会期间,发张运动员照片,都要十级美颜。
最好笑的是。
B站上有相当多的剪辑视频,还会把本来没加美颜滤镜的影视剧,主动加上厚重的滤镜,认为这样才是更好看的。
冷白皮,磨皮脸,厚滤镜,仿佛彻底刻进了审美的DNA。
美颜滤镜下的人,正在形成传说中的“元宇宙”,替代掉我们真实的模样。
国产剧如今愈发疯魔的美颜行为,指向的是我们对虚假的愈发习惯。
如果说“真人原声”已经变成了国产剧可以夸的点。
那么下一个该夸的,会不会要变成“演员真人出镜”……
Sir想起2002年一部电影的《西蒙妮》。
阿尔·帕西诺扮演好莱坞导演维克多,他的导演生涯也遭遇瓶颈(请不到女演员),他意外得到新技术,于是自己创造了一位虚拟女演员西蒙妮。
形象完美。
她有着简·方达的嗓音,索菲亚·罗兰的身材,格蕾丝·凯利的优雅,奥黛丽·赫本的脸蛋……
甚至演技也完美。
强大的数据库,让她可以学习到各种演技派的技巧,包括男演员。
这分明就是一个万能机器。
因此西蒙妮一问世,打遍天下无敌手。
出演两部电影,两度奥斯卡封后。
中奖率100%。
只是她不能到场领奖,只能直播和观众互动。
哦对了,大家根本没有发现西蒙妮是“假人”,以为她只是耍大牌而已。
这。
不就是今天最理想的演员?
不会因为档期抽不出空来,不会再被骂演技面瘫,也不用担心年龄的问题……
最重要的是,ta绝不会劣迹封杀牵连作品。
就算有,换个头岂不太方便。
流量明星或许有一天会消失。
因为虚假的他们,终于被更虚假的取代了。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助理:M就是凶手
云朵般的温柔——7大品牌14款速食小馄饨测评
最近一段时间,我相继完成了「速食汤圆元宵横评」「速食饺子横评」以及「各种包包横评」等系列内容后,读者对传统面食类速食产品的横向评测持续保持着高度热情,而呼声颇高的「速食馄饨横评」虽早已启动却迟迟未能如期完成。
作为中国最古老的面食之一,馄饨的历史可追溯至两千多年前的西汉时期。西汉文学家扬雄所著的《方言》中记载的「饼谓之饨」就是馄饨的雏形,南北朝时则出现了用面皮包裹肉馅的「偃月形馄饨」。
而馄饨这种平民美食,在流转千年的过程中,衍生出丰富的地域形态:广东云吞以鸭蛋揉制的金鱼尾薄皮著称,入滚水三秒即熟;四川抄手浸在红油与芝麻调制的酱汁里,泼辣中透着浓香;江西清汤用猪油葱花提味,皮薄如纸可透出字迹;福建扁食的肉馅需用木槌捶打两小时,成就弹牙的独特口感。就连其名称也暗藏文化密码——北方馄饨源于古代祭祀食品混沌,而江南唤作绉纱,形容面皮褶皱,湖北部分地区则因其形似元宝称包财,也有华北地区直接称之为元宝汤。
大部分馄饨的制作过程,无非是制馅、擀皮、煮制,而在现代快节奏生活中,家庭手工包制馄饨,有时候会有些来不及,往往是提前包好后冷冻,随吃随煮。而速食馄饨产品通过锁鲜技术保存现包口感,搭配独立包装的浓缩汤料,五分钟即可还原各种地域风味的馄饨,更加方便快捷。
我用了三个多月的时间,选取7大品牌14款速食馄饨产品,从香气、外形、面皮口感、馅料、汤底等维度进行实测横评,为食客们选择速食馄饨提供借鉴。这些速食馄饨产品里,有猪肉、菜肉、三鲜等传统馅料,也有牛肉、刀鱼等平时在馄饨中不多见的馅料,有些更是以鲜美的鸡汤汤底为主要卖点。需要注意的是,口味偏好千人千面,因此我的评分仅作为一份参考指南。
相比厚实饱满的大馅馄饨,我更偏爱各种皮薄如绉纱的小馄饨。玲珑的外皮裹着精美馅料,入口时薄皮与鲜汤瞬间交融,将每个馄饨衬托得轻盈灵动。所以这次选品的时候,我主打的是小馄饨之间的比拼。其他馄饨种类的测评,我后续再做更新。
思念是郑州思念食品有限公司旗下的品牌,主要从事水饺、汤圆、面点、粽子、馄饨、休闲食品等6大品类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它的速冻馄饨和速冻水饺尤为突出,畅销二十余年。
我选取了思念三款不同馅料的薄皮小云吞来进行测评,下面来看一看它们各自的表现如何。
我们先从比较常见猪肉馅料进行测评。
鲜美猪肉薄皮小云吞,袋装包装,净含量305克,其中云吞300克,15只,调味包4.2克,菜料包0.8克。
配料和营养成分,参见上面的外包装图。
馄饨形状略显随心,元宝馄饨包法。
汤包和菜包分开,菜包量特别大,怪不得分开标注了份量。
开袋没有明显的香味,烹煮过程中,猪肉香气缓慢散发,比较明显。一开始只是清晰可见,水第二次沸腾时,猪肉香气变得非常浓郁。
煮出来的馄饨,玲珑小巧,面皮爽滑,入口口感偏绵软。
馅料中猪肉的颗粒感不强,结构比较松散,口感非常软糯,猪肉鲜香滋味非常突出,一口一个很过瘾。明明有油脂感,滋味却香儿不腻,而且有一种复合的滋味感融合其间,像是熟透的葱香或是洋葱香,很微弱的辛辣感,整体表现的非常不错。
我是晚上吃过晚饭,九点又加了个夜宵,300克一个没剩,全吃了。
汤底滋味比较淡,清爽,但有明显的肉香和咸鲜滋味。喝到汤底香辛料的滋味儿比较明显,但不是咸,只是一种香味。
测评表现:香味4.5分、外形4.5分、面皮口感4分、馅料4.5分、汤底4.5分,总分22分。
测评过鲜美猪肉,接着测评荠菜猪肉来进行一下比对。
荠菜猪肉薄皮小云吞,袋装包装,净含量305克,其中云吞300克,15只,调味包4.2克,菜料包0.8克。
配料和营养成分,参见上面的外包装图。
馄饨形状一样随心,还是元宝包法。
汤包和菜包分开。
开袋香气不明显,烹煮过程中,有轻微的猪肉香气,清晰但不浓郁,更有一种蔬菜和猪肉混合的香气比较突出。
馄饨同样玲珑小巧,面皮薄而透,口感爽滑绵软。
馅料中的荠菜占比明显很高,从清透面皮中透出的鲜绿色就可以看出。
入口有非常清晰的荠菜鲜嫩清爽的滋味,却也并没有失了猪肉的鲜香滋味。这种鲜香滋味从较为松散的馅料缝隙中均匀渗透出来,和荠菜的滋味融合在一起。馅料拌的均匀,滋味平衡,香儿不腻,汁水丰富,清爽可口。
测评表现:香味4分、外形4.5分、面皮口感4分、馅料4.5分、汤底4.5分,总分21.5分。
最后再来测评一下经典的三鲜馅馄饨。
珍味三鲜薄皮小云吞,袋装包装,净含量305克,其中云吞300克,15只,调味包4.2克,菜料包0.8克。
配料和营养成分,参见上面的外包装图。
同样是随心的元宝包法。汤包菜包分开。
开袋没有明显香味,煮制过程中,有淡淡的猪肉香气散发,其他香味并不明显。煮熟以后,香菇的香气才逐渐飘出来。
馄饨同样玲珑小巧,面皮薄而透,口感爽滑绵软。
猪肉和鸡肉混合的肉馅,不成团但也不散乱。其中香菇和木耳的添加量还算丰富。
入口口感绵软,由于木耳和香菇的点缀,复合口感丰富,尤其是木耳,咯吱咯吱的,爽脆有嚼劲。馅料滋味中和的也不错,咸淡适中。
不过有个小插曲,如此绵嫩的肉泥,居然从里面吃出一块骨头……
汤底稍稍有些咸了。
测评表现:香味4分、外形4.5分、面皮口感4分、馅料4分、汤底4分,总分20.5分。
我选择的三款思念薄皮小云吞,都是较为经典的馅料,猪肉、菜肉、三鲜,各有特色。包装简约,馄饨虽然看似包法随心,但煮完后元宝形状比较完整,而且面皮薄透绵软。其中鲜美猪肉香气、馅料、汤底的表现都非常出色,猪肉馅料滋味非常鲜美,香而不腻;荠菜猪肉馅料中,荠菜和猪肉滋味完美融合,馅料拌的均匀,滋味平衡,清爽可口;珍味三鲜复合口感突显,滋味融合的也不错。
湾仔码头是非常知名的速冻食品品牌,饺子、馄饨等产品相当经典。半个多世纪以前,臧妈妈靠着湾仔码头的手工水饺摊,一步一步做起来。她家的馄饨产品种类也比较丰富。
我依然选取了四款比较经典的传统馅料上汤小云吞来进行测评。
一开始还是先来测评猪肉馅料的,作为一个初始评判标准。
鲜美猪肉上汤小云吞,盘装包装,净含量600克,内含75只馄饨。
配料和营养成分,参见上面的外包装图。
每袋里面有三盘馄饨,相对应搭配三袋料包,不过我吃的第一袋里,就有四个料包,我还纳闷为何是如此不平均的搭配方式,后来才知道是不小心多放了一袋。
虽然名为上汤,但粉包和菜包并没有分开。
馄饨依然是元宝包法,无论是码放方式还是呈现出的效果都更显精致。
开袋没有明显香气;下锅煮制过程中,猪肉咸鲜香气非常突出;尤其是开锅以后,香气跃然而出,而且就算没加任何料包,鲜味也非常浓郁。
可以看出,没有放料包,汤底表面也飘着一层油花,应该是猪肉馅料渗出的油脂。
煮熟的馄饨形状小巧灵秀,面皮轻薄,晶莹剔透。
馅料咸鲜适口,入口便是满是充满猪肉鲜味的汤汁,我原以为纯猪肉馅儿,猪肉比例高,会很油腻。没想到没有一丝腻味的感觉。整个馄饨都很有韧性,有嚼劲。
汤鲜而不咸,别看汤上面漂着油花,但并不腻口。轻饮一勺,还算爽口。
测评表现:香味4.5分、外形4.5分、面皮口感4分、馅料4分、汤底4分,总分21分。
测评过猪肉以后,还是来测评荠菜猪肉,做个对比。
荠菜猪肉上汤小云吞,盘装包装,净含量600克,内含75只馄饨。
配料和营养成分,参见上面的外包装图。
每袋里面有三盘馄饨,相对应搭配三袋料包,粉包和菜包并没有分开。
馄饨依然是元宝包法,无论是码放方式还是呈现出的效果都更显精致,个个灵秀。
开袋没有明显香气;开锅以后,蔬菜的味道均衡了猪肉的鲜香。
馄饨汤也没有像鲜美猪肉那样泛起油花。
馄饨形状小巧灵秀,面皮轻薄,晶莹剔透,透出明显的鲜绿色。
馄饨入口有猪肉咸鲜滋味,但被荠菜均衡得不那么明显了。馄饨口感爽滑,没有明显的韧性,应该是荠菜占比高的原因,所以菜的滋味更明显。
馄饨汤更显清淡,没有明显的鲜香滋味。
测评表现:香味3.5分、外形4.5分、面皮口感4分、馅料3.5分、汤底4分,总分19.5分。
湾仔码头的菜肉馄饨,除了荠菜猪肉,还有一款香菇菜肉。
香菇菜肉上汤小云吞,盘装包装,净含量600克,内含75只馄饨。
配料和营养成分,参见上面的外包装图。
每袋里面有三盘馄饨,相对应搭配三袋料包,粉包和菜包并没有分开。
依然是元宝包法的馄饨,开袋细闻,可以闻到明显的肉香味,也许是因为超过一半的馄饨都露馅了。
并不是速冻的馄饨发生了破碎,而是明显在包的时候,就把馅料包在外面了。按说应该都是统一制作的,为啥就这盒发生这种情况?品控有些松散哦。
煮制过程中,香菇的鲜香,混合着猪肉香气,非常浓郁。
馄饨形状小巧灵秀,面皮轻薄,晶莹剔透。
馄饨入口第一反应,有滋有味。
不得不说,湾仔码头家的猪肉馅儿调的非常不错。猪肉的鲜美表现的淋漓尽致。由于香菇的加入,把鲜味提升了一个高度。里面的青菜应该就是油菜,虽然放的比较多,但是并没有打破滋味的平衡,使得馅料鲜美依旧,鲜而不腻。
汤底清淡,略带咸鲜滋味。
测评表现:香味4.5分、外形4分、面皮口感4分、馅料4.5分、汤底4分,总分21分。
最后自然是经典的三鲜馅。
三鲜上汤小云吞,盘装包装,净含量600克,内含75只馄饨。
配料和营养成分,参见上面的外包装图。
每袋里面有三盘馄饨,相对应搭配三袋料包,粉包和菜包并没有分开。
依然是元宝包法的馄饨,
开袋没有明显香气,煮制过程中,香气也不明显。
依然有露陷的馄饨,不过数量不多,每盘三两个。
馄饨形状小巧灵秀,面皮轻薄,晶莹剔透。
由于木耳和香菇的比例明显占优,所以入口口感中,木耳的脆爽和香菇的软滑非常突出,猪肉的鲜香略微被压制,但细尝也可以品尝出来猪肉鲜嫩多汁的滋味。
汤感还是一样,清淡中略带咸鲜。
测评表现:香味3.5分、外形4分、面皮口感4分、馅料4分、汤底4分,总分19.5分。
我选择的湾仔码头四款上汤小云吞,在馅料配置上很有意思,荠菜猪肉和香菇菜肉中的肉馅都只有猪肉,而鲜美猪肉和三鲜却添加了比例不低的鸡肉。而表现出的结果却也并不相同,鲜美猪肉和香菇菜肉的香味和馅料表现最优秀,口感滋味都非常突出,鲜而不腻。尤其是香菇菜肉,明明因为露馅严重扣了点分,却依然能脱颖而出,表现不俗。
虽然四款产品都标榜了上汤,但并没有配独立的汤包或粉包,而是和菜包混合在了一起。馄饨汤的表现也不尽相同,但总体来说都较为清淡。
三全是一家较早生产速冻食品的企业,中国第一颗速冻汤圆、第一只速冻粽子都出自三全。而他家的速冻馄饨和速冻水饺产品也很经典。
我选择了三全两款比较有代表性的鸡汤小云吞产品来做测评。
首先测评的是菜肉馄饨。
荠菜猪肉鸡汤小云吞,盘装包装,净含量400克,其中云吞374克,48只,鸡汤包24克,蔬菜包2克。
配料和营养成分,参见上面的外包装图。
每袋里面有两盘馄饨,鸡汤包和蔬菜包也是各两包。
馄饨是元宝形包法,包的比较随心,个头显得很袖珍。
冷冻的时候没有明显香味,煮的过程中,香味也比较微弱,菜的香气反倒比肉香更明显。
配料非常丰富,菜包里有大量冻干蔬菜,居然还有枸杞;鸡汤包更是用6小时慢炖的浓缩鸡汤代替了调味粉。
馄饨皮嚼起来稍微有些韧性,尤其是重叠的位置,有点厚,不过口感倒也还算爽滑。
馄饨馅料汁水丰富,菜肉的比例搭配合理,滋味均衡,没有明显的分割感。
用6小时慢炖老母鸡汤浓缩膏替代了调味粉,汤底的表现好鲜美,不是那种咸咸的滋味,却有还原度极高的鸡汤鲜甜。光喝汤也是一种享受。居然还有枸杞,补不补不知道,但最起码看上去相当用心了。
测评表现:香味4分、外形4分、面皮口感3.5分、馅料4分、汤底5分,总分20.5分。
其实这款荠菜猪肉馄饨的馅料算是搭配的非常不错了,再加上无敌的汤感,应该是非常棒的一款馄饨。但可惜馄饨皮有些厚和硬,败了一些口感,厚皮显得馅料也比较小。要不还能获得更高的总分。
测评过菜肉鸡汤馄饨,接下来轮到了三鲜鸡汤馄饨了。
三鲜鸡汤小云吞,盘装包装,净含量400克,其中云吞374克,48只,鸡汤包24克,蔬菜包2克。
配料和营养成分,参见上面的外包装图。
馄饨是元宝形包法,包的比较随心,个头显得很袖珍。
冷冻的时候没有明显香味,煮的过程中,有淡淡的鲜味散发,但并不明显。
之前在测评荠菜猪肉馄饨的时候,感觉馄饨皮有些厚、硬,没有那么软烂,所以这次多煮了一会。经过证实,馄饨皮确实有些稍稍偏厚了,口感就是艮啾啾的,馅儿小皮厚。
虽然馄饨皮有些许厚,但馅料内容还是非常不错的,馅料成团,呈明显的肉丸状态。入口口感爽滑弹牙,而且因为有了木耳的加入,口感中有明显的脆爽感,更显馄饨软弹。
馄饨的滋味感偏淡。不过好在汤鲜味美,鸡汤的鲜甜着实迷人。
测评表现:香味3.5分、外形4分、面皮口感3.5分、馅料4.5分、汤底5分,总分20.5分。
我选择的两款三全鸡汤小云吞,最突出的表现就是汤底和配料了。夸张的大分量冻干蔬菜和枸杞,再配上用6小时慢炖老母鸡汤浓缩膏表现出的靓汤,鲜甜的滋味还原度极高,单独当做汤品都足够吸引人了。再加上用心调制的馅料,这两款馄饨原本的的分本应更高,甚至很可能拿到我这篇测评的并列第一。
但可惜略显厚实的面皮,将馅料衬托的有些渺小,再加上略微生硬的口感,最终还是影响了分数。
上海老字号食品店沈大成创建于光绪元年(1875年),已有140余年历史,创始人沈阿金取「为集中式点心与风味小吃之大成」之意,得店名为沈大成。1995年拓展速冻食品业务,推出蟹粉小笼、虾仁馄饨等产品,采用现制工艺+速冻技术锁鲜。其速冻馄饨延续手工包制传统,馅料以鲜肉、虾仁为主,搭配独立汤料包,复刻本帮风味。
我选择了沈大成两款小馄饨组合进行测评,组合小包装,测评更方便。
首先测评的鲜肉馄饨。
沈大成鲜肉小馄饨,盘装包装,净含量120克,内含12只馄饨。
配料和营养成分,参见上面的外包装图。
沈大成鲜肉小馄饨的配料表,是我测评到现在,内含最干净的。馄饨的配料只有小麦粉、猪肉、水、食用盐、味精、植物油。
包装里就是一盘馄饨,一袋调味包。
这款馄饨手工制造痕迹明显,形状非常有意思,特别随心,一看就是随手攥出来的。和我经常在小店中、短视频里看到的路边小馄饨做法完全一样。别看包法随心,卖相也一般,但我却对这种馄饨钟爱有加。因为它的面皮口感和馅料饱满度往往相当出色。所以我也很期待沈大成小馄饨的表现。
冷冻的时候没有任何香气,煮熟以后,香气也不明显。也许是因为馄饨包的随意,所以煮制过程中,明显有些乱汤。
馄饨皮特别薄,吹弹可破,口感也非常绵软。
这款馄饨馅料口感是目前我吃到的最好的,有点像沙县小吃的飘香馄饨。馅料非常抱团,就是一颗完整的肉丸,特别有弹性,一整颗吃进嘴里,咯吱咯吱,Q弹爽脆。
猪肉滋味丰富,初入口时感觉有点油腥味道,吃上以后就消失无踪了,留下的只有猪肉鲜味。
汤只有微微咸鲜滋味,比较清淡,也许正好解腻,所以其清爽的口感恰正合吾意。
测评表现:香味3.5分、外形3.5分、面皮口感4.5分、馅料4.5分、汤底4.5分,总分20.5分。
测评了鲜肉馄饨,接着测评鲜肉芹菜馄饨。
沈大成鲜肉芹菜小馄饨,盘装包装,净含量140克,内含12只馄饨。有意思的是,净含量比鲜肉小馄饨多了20克,难道是在原有基础上,加了20克芹菜?
配料和营养成分,参见上面的外包装图。
沈大成鲜肉芹菜小馄饨的配料表,比鲜肉小馄饨复杂了一些,但也还算干净。
包装里同样是一盘馄饨,一袋调味包。
馄饨的形状依然随心,捏出来的。
无论是冷冻时,还是煮完以后,都没有明显香气。
馄饨皮还是薄而透,吹弹磕破,入口非常绵软细嫩。
馅料的口感表现同样弹性十足,超级弹爽,而且不但馅料整体软弹,其间还点缀着猪肉的颗粒感,一口下去,惊喜连连。
馅料中芹菜含量很高,差不多达到了四分之一,所以虽然初入口时有很微弱的猪肉肉腥味,但是迅速被芹菜的清雅菜香完全覆盖住了。
汤清淡中略带咸鲜。
测评表现:香味3.5分、外形3.5分、面皮口感4.5分、馅料5分、汤底4.5分,总分21分。
沈大成的这两款小馄饨,包的都比较随心,随手一攥就成型了,虽然偏爱这样随心的小馄饨,但是在外形上,确实无法打出高分。即便在外形和香气上都不讨喜,但沈大成的馄饨依然取得了不错的分数,面皮和馅料的综合表现的太过优秀了。所以不注重造型、更看重口感的食客,绝对推荐。
之前在测评速食水饺的时候,就有很多人和我推荐了吴大嫂这个品牌。
吴大嫂创始于1988年,前身为吴相宜经营的饺子店,2003年成立辽宁吴大嫂食品公司并建立现代化生产基地,开启速冻食品工业化生产。其自主研发六步调味法、7S保鲜工程核心技术,推出三鲜馄饨等产品,以鲜肉、虾仁为馅料,皮薄馅大搭配独立汤料包,复刻手工风味。现已成为北方速冻市场头部品牌。
我选取了吴大嫂的鸡汤鲜肉小云吞来进行测评。
鸡汤鲜肉小云吞,盘装包装,净含量620克,其中云吞600克,75只,配料20克。
配料和营养成分,参见上面的外包装图。
每袋里面有三盘馄饨,相对应搭配三袋鸡汤包,三袋蔬菜包,三袋油包,还是很丰富的。
这款馄饨外形来看,也是手攥出来的,略显随心,不过明显要比沈大成馄饨规整得多。
不过同样是无论生熟,都没有明显香气。
馄饨的面皮很薄,口感软糯。
馄饨馅料稍小,松散不成团,但肉很有嚼劲。微微有猪肉的腥味。圆白菜和大葱颗粒比较大,较为突出,有清脆爽口的咀嚼感。
汤底非常鲜美,但却没有明显的咸味,清新可口。配料很丰富。
测评表现:香味3.5分、外形4分、面皮口感4分、馅料4分、汤底5分,总分20.5分。
提起船歌鱼水饺,想必大家都有所耳闻。
船歌品牌创立于2009年,发源于青岛,是中国首家专注海鲜水饺的餐饮企业,早期以船歌渔文化主题餐厅切入市场,2012年起与万达广场等商业综合体合作加速连锁化布局。其速冻馄饨、水饺以海鲜为特色,主打皮薄馅大、鲜嫩多汁的手工风味。船歌品牌现稳居海鲜速食赛道头部。
我选取了船歌鱼馄饨的刀鱼馄饨来进行测评。
荠菜刀鱼馄饨,盘装包装,净含量200克,其中馄饨150克,15只,鸡汤50克。
配料和营养成分,参见上面的外包装图。
每袋里面有一盘馄饨,和一大包文火炖煮6小时的固体鸡汤,没有其他配料。固体鸡汤在烹饪过程中需要提前化开。
这款馄饨采用的是经典的元宝形包法,外形中规中矩。
初闻没有什么香味,但是馄饨一下锅,就能看出刀鱼含量不低,而且绝对真材实料。因为鱼腥味非常重。
馄饨面皮不算厚,略有嚼劲。
馄饨的馅料成团,刀鱼的滋味和口感还原度极高,尤其是口感,和平时吃红烧带鱼时候的口感一模一样,滋味要更淡一些,突显出带鱼原本的鲜美滋味。
汤底非常淡,明明配以占比不小固体鸡汤,但化开后却几乎尝不出任何鸡汤味儿,只有刀鱼的腥味儿。而且没有粉包和菜包。所以整体比较平淡。
测评表现:香味3分、外形4分、面皮口感4分、馅料5分、汤底3.5分,总分19.5分。
提起东来顺这个品牌,想必大家不会陌生。
东来顺始创于1903年,最初在北京东安市场以粥摊起家,后来得了宫里太监的秘方,逐步扩建为东来顺饭庄,凭借精选羊肉、独创刀工及秘制调料成为京城涮羊肉代表品牌。2004年后加速连锁化布局,形成覆盖餐饮、食品加工、供应链的产业体系,产品线延伸至速冻食品、调料等系列。
选取知名品牌的速食馄饨产品,但因为我吃不了羊肉,所以选择了东来顺的牛肉香菇馄饨。
牛肉香菇馄饨,盒装包装,净含量264克,其中馄饨258克,33只,料包6克。
配料和营养成分,参见上面的外包装图。
包装里就是一盒馄饨,配以一袋非常简单的料包。
这款馄饨的形状非常有意思,像个扎起封口的口袋,又像是个小金鱼。而且造型非常精美,足以看出绝对用心,口袋也好,金鱼也罢,表现出的效果淋漓尽致。
即便没有下锅烹煮,也能闻到淡淡的牛肉香气。
经过煮制以后,香气更甚,饱满馥郁,鲜香撩人。
馄饨的面皮轻薄滑爽,馄饨头部和尾部中间有个小面疙瘩,虽然有些许咀嚼感断层,但并不影响整体口感。
馅料紧凑,但并不成团,牛肉颗粒饱满,Q弹有嚼劲儿。牛肉滋味鲜香味美,香菇香气充盈,复合滋味感非常不错。
汤底就是普通的咸鲜滋味,中规中矩。
测评表现:香味4.5分、外形5分、面皮口感4分、馅料4.5分、汤底4分,总分22分。
本次测评由于过年等原因,足足延续了三个月。
不过值得欣慰的是,这次选品的速食馄饨,评分都还不错,大部分产品都达到了20分以上,而且比分较为焦灼。
其中有些速食馄饨在某一方面展现出了明显优势。
例如在造型上,东来顺的牛肉香菇馄饨一骑绝尘,活灵活现栩栩如生的小金鱼造型,赢得满分;沈大成的鲜肉芹菜小馄饨,则在馅料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口感弹性十足,荠菜又很好的将猪肉的油腥味掩盖,相得益彰,赢得满分;船歌鱼馄饨的荠菜刀鱼馄饨则是通过完美还原带鱼口感拿到了馅料的满分,试问从馄饨里吃出一块带鱼段的口感,那是何等惊喜;汤底方面,三全的猪肉荠菜鸡汤小云吞、三鲜鸡汤小云吞和吴大嫂的鸡汤鲜肉小云吞也都拿到了满分,鸡汤突显鲜甜味美,而不是咸鲜重口,非常出色。
最终东来顺的牛肉香菇馄饨和思念的鲜美猪肉薄皮小云吞、荠菜猪肉薄皮小云吞各项评分都很出色,综合实力绝佳,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赢得了总分前三名。
当然,也有一些遗憾。例如湾仔码头的上汤小云吞系列并没有将上汤优势表现出来,香菇菜肉和三鲜两款馄饨还出现了明显露馅的问题,影响了分数,没能脱颖而出;三全的鸡汤小云吞系列明明在馅料和汤底方面都表现不俗,但却因为面皮口感过厚,影响了总分;沈大成的小馄饨则是在造型上受到了影响,明明拿到了难得的馅料满分,却依然没有能冲入三甲;船歌鱼馄饨的荠菜刀鱼馄饨在馅料上的绝佳表现,被严重的鱼腥味彻底抹杀掉了。
用户评论
入骨相思
听说这款官网设计很美观呢!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来瓶年的冰泉
想看看游戏体验怎么样?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夜晟洛
是不是官方网站正式上线了?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葵雨
这款游戏玩法有没有特色啊?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闲肆
感觉名字挺有意思的,有点神秘感。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默默的爱
官网截图是什么样子的呀?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发呆
好久没玩新游戏了,看看这个怎么样?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厌归人
这几年好像有很多类似游戏的出现?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一样剩余
有没有新闻说这款游戏是做什么类型的?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莫名的青春
官网上是不是有下载渠道链接啊?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打个酱油卖个萌
玲珑混沌听起来好像很有故事哎!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殃樾晨
官方网站打开速度怎么样?流畅吗?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_心抽搐到严重畸形っ°
有没有介绍下游戏的背景设定呢?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凝残月
游戏角色设计得如何?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无望的后半生
最近新游戏都挺期待的,准备试试这款。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凝残月
官网上的UI界面风格是什么样的?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あ浅浅の嘚僾
感觉这个名字很适合做玄幻游戏的类型吧?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柠栀
有消息说这游戏是多人联机吗?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来自火星的我
是不是可以预注册了?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淡抹丶悲伤
这款游戏平台支持哪些啊?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伪心
官网上有没有特别吸引我的活动预告?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